延續上則文章 魚病處理對策 - 保握三原則,預防勝於治療,了解魚病發生的原因之後,接下來就以實例說明該如何處置吧
本文以淡水環境常見的產氣單孢菌(Aeromonas sp.)造成之紅斑病、潰瘍出血、腹水立鱗為例,分享處置方式,不保證一定能痊癒,如有更好的方法也歡迎各位先進不吝指教
延續上則文章 魚病處理對策 - 保握三原則,預防勝於治療,了解魚病發生的原因之後,接下來就以實例說明該如何處置吧
本文以淡水環境常見的產氣單孢菌(Aeromonas sp.)造成之紅斑病、潰瘍出血、腹水立鱗為例,分享處置方式,不保證一定能痊癒,如有更好的方法也歡迎各位先進不吝指教
能在庭園中擁有一池流水,是許多人的嚮往,但若疏於照顧,一攤死水難免孳生蚊蠅,最後往往成為嫌惡設施,實在令人婉惜,許多人都覺得照護池塘很麻煩又很花錢,尤其在錙銖必計的管委會,水池通常不會有好下場,不過水族市場豐儉由人,能不能使用簡單好整理的裝備來養好魚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從魚池設計、預期效果以及預算談起
台灣大部分的家庭式池塘都是請土水師傅製作,其實就是個裝水的大盆子,好一點的多加根排水管,有配置過濾區的實屬罕見,如果水體不大且形狀不奇怪,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重點在大多數的池子因為怕有人跌落淹水,深度往往不超過60公分,若無遮蔽的話,高水溫加上強光照,藻類就會一發不可收拾,這也是一般認為水"髒"的依據
基本上,建造一個新池塘有以下三法則:
接續上篇:
在做好準備之後,就來動手設置一個簡易的海水缸吧
海水系統百家爭鳴,舉凡柏林、活沙、厚沙、滴定、KZ、ATS、AUS......族繁不及備載,其原理主要都是盡其所能的模擬天然環境,若欲飼養的種類眾多、或是對環境要求較高的物種,就得細細深究,若您只是海水初學者的話,可不要被這一大堆理論給勸退了,把握幾個重點,海水缸不是夢想
簡易海水缸的設置原則:缸子、過濾、蛋白機不能省,燈光、冷水設備盡其所能
1. 缸子不能太小,考量預算越大越好
養魚歲月繳了不少學費,到目前也還在學習,分享近期遇到的兩則相似案例
一直以來都以為人工魚最好養,因為他們已習慣人為環境,不過金魚卻是特例,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大家往往忽略了金魚的生物質量,金魚屬於圓筒身材,僅僅一支可抵百隻,金魚缸看起來很空才是正常,加上金魚超級喜歡新水,換水頻率越高,換魚的頻率就低,就算過濾強大也絕不能輕忽換水的重要性
而開缸時要先養水這點大家都懂,如何將足量的硝化菌培養到濾材上,就是養水的重點,硝化菌產品就像電腦軟體,強大的軟體也需要足夠的硬體設備配合,才能順暢運作,而不論異營菌跟硝化菌皆為好氧生物,在濾材的選擇與配置上需留意溶氧量的問題,濾材的孔徑會影響內部的氧氣梯度,孔隙越小、越多、越細緻緊密(越貴),越要注意氧氣的供給
還有濾材的配置,陶瓷環泡不泡水,有沒有足夠水流,會不會累積有機物,都是成功與否的關鍵,一般來說第一層的白棉是以阻隔有機物為主,異營菌也會生長其上,之後的濾材不論是生化棉還是陶瓷環等等才是培養硝化系統的大本營
客製化可塑形增氧氣泡條介紹
搭配打氣機使用,細化及分散氣泡,可彎折成想要的形狀,長度可無限延伸,增加水中溶氧,引導水流或形成氣泡幕
適合各種池塘及錦鯉池使用,增加水流擾動及提高溶氧是改善水質的第一步,配合池形塑形,更能針對重點區域加強
長度客製化,基礎2尺起算,300元
友浚的FB粉絲團一直以來都樂於回覆魚友在產品使用上的問題,不過也發現,在某些飼養狀況下,硝酸鹽濃度很常被提及,而水族箱的水質數據,特別是硝酸鹽經常處於試劑報表的狀態,以至於很難判斷建議的處置方法是否有效,此時能用序列稀釋(連續稀釋)的方式,求得較準確的數據
序列稀釋為逐步在溶劑(純水)中稀釋樣品(魚缸水)的方法,在每次稀釋中樣品及溶劑的比例相同,例如想要將魚缸水稀釋10倍,就取1C.C.的魚缸水加9C.C.的純水,若想稀釋100倍,就再取上一步已稀釋過的溶液1C.C.加9C.C.的純水,依此類推,用此方法來讓待測樣品落入試劑的信賴區間,再把測得的數據乘上稀釋倍率,就能知道較為正確的濃度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實際做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