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則文章 魚病處理對策 - 保握三原則,預防勝於治療,了解魚病發生的原因之後,接下來就以實例說明該如何處置吧
本文以淡水環境常見的產氣單孢菌(Aeromonas sp.)造成之紅斑病、潰瘍出血、腹水立鱗為例,分享處置方式,不保證一定能痊癒,如有更好的方法也歡迎各位先進不吝指教
延續上則文章 魚病處理對策 - 保握三原則,預防勝於治療,了解魚病發生的原因之後,接下來就以實例說明該如何處置吧
本文以淡水環境常見的產氣單孢菌(Aeromonas sp.)造成之紅斑病、潰瘍出血、腹水立鱗為例,分享處置方式,不保證一定能痊癒,如有更好的方法也歡迎各位先進不吝指教
先前介紹Ellobiopsis的文章-觀賞蝦腹部的黃綠色團塊: Ellobiopsis,藻? 真菌? 原生動物? 獲得許多魚友回響,友浚也特別開了數個蝦缸,想要更了解此種生物現象。然而,在超過半年多的時間從數千隻米蝦中僅觀察到三隻個體具有Ellobiopsis感染的現象,且都是由水族館買來就發現有感染,友浚自己繁殖的蝦完全未觀察到此現象,即便將被感染蝦與正常蝦飼養在同一缸也未見感染擴散。在樣本數有限的情況下,在此分享治療成功的單一個案。
由於Ellobiopsis屬於淡水單細胞生物,理論上滲透壓逆境能夠對其造成傷害,友浚實測將受感染蝦撈出,浸泡5%鹽水30秒(2天一次)再放回原缸,持續數週後腹部團塊顏色明顯變淡,但是並沒有出現脫落的現象。失望之餘,將感染蝦隻移到安寧病房(玻璃瓶裝自來水、一片莫斯與少許硝化菌粉),放在窗台邊不管他。兩週後神奇的事發生了,腹部團塊出現明顯脫落的情況(下圖箭頭處)。四週後完全脫落!這段期間並沒有餵食飼料,蝦子僅以玻璃壁上的藻為食,水中的養分貧脊(可看到照片中的蝦頭比例偏大)。此現象暗示Ellobiopsis可能不是吸收宿主養分,而是直接吸收水體中的養分!這個推測能解釋為何受感染的蝦還是很有活力可正常攝食生長。將治療成功的蝦放回原缸後,又再度感染了!但是同缸中的數十隻蝦都很正常。
經過這半年多的實驗觀察,友浚對Ellobiopsis感染米蝦有下列幾點看法:
除了米蝦外,友浚目前也積極研發適合蘇蝦的相關商品,良好的微生物相是養蝦最重要的一環,友浚希望各位水族愛好者不只"輕鬆養好魚"也能"輕鬆養好蝦"。
相信養過極火蝦、玫瑰蝦、琉璃蝦的蝦友們,偶而會發現蝦子的下腹部出現黃綠色絨毛狀的團塊,關於此現象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寄生藻,也有人說是真菌感染。發生這種現象該如何處裡呢?有人說換水刺激脫殼就好了,有人說減少光照抑制寄生藻生長,有人說藥物治療,當然也有人說不用管牠,蝦死掉就好了(默)。其實這種寄生生物的正式學名為Ellobiopsis (屬名),本篇文章引用學術研究及國外蝦友心得,與大家分享。
分類地位
在目前廣為接受的六界(古細菌界、真細菌界、動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原生生物界)分類系統中,根據Ellobiopsis的18S rRNA基因序列可將其鑑定為原生生物界中的囊泡蟲(Alveolata),與植物界的綠藻和真菌界的水黴菌有所區別; 反之,Ellobiopsis的親緣關係與雙鞭毛蟲/渦鞭藻 (Dinoflagellata) 較為接近,雖然國外蝦友會以 (shrimp fungus 或 green/yellow fungus) 稱呼此寄生生物,其正式分類地位並不屬於真菌(fun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