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養魚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魚病的問題,魚不會喊痛喊累,當飼主發現病徵時,往往已經病入膏肓,回天乏術,久而久之就會對水族喪失信心,到底魚為什麼那麼容易生病,亦或為何疾病難以根治,一隻發病整缸GG,有時根本的原因反而不在疾病本身
有鑑於疾病的判斷與治療已有太多書籍、資料,就不再贅述,本篇就以敝公司在開發"抗病原硝化菌類產品"的一些心得分享
所謂抗病原硝化菌類產品,是以生物科技技術,篩選能進行硝化作用的高效菌株,來取代以往效率較差的狹義硝化菌,其中包括由水試所技轉,除能代謝含氮廢物外,還具有拮抗多種病原細菌功能(用好菌來抑制壞菌)的B. pumilus D5
在研發實驗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做好環境控制及持續使用硝化菌的例子中,病原量原本就較少,而在養殖生物密度過高,營養鹽含量破表的案例中,即使抗病原益生菌也難以發揮抑菌功效,因此要達到控制病原菌的效果,首先應從改善飼養環境做起,若飼養密度高加上水質控制不佳,使用正常菌量是無法抑制的,需要提高用量或直接將產品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單位菌量較高),才會有較明顯效果
水生生物之所以會被病原菌感染,都與感染三要素有關,分別是宿主狀態、病原濃度、以及生活環境
因此要降低感病風險,就要從此三項要素著手,設法提高宿主免疫力(使用飼料添加劑),降低病原密度(添加抗病原益生菌或奈米銀護魚康),或改善養殖環境(建立完整硝化系統),不過這三項要素往往是互相連動的,例如環境不佳造成免疫力下降及病原菌孳生,生物體因此被病菌趁虛而入,因此在健康管理上,也必須就綜合層面來考慮,實驗中使用的B. pumilus D5產品,不僅能達到提高宿主免疫力及降低病原密度之功效,對於改善環境水質也多有助益,在這幾則測試中,氨、亞硝酸、硝酸濃度皆有明顯降低,因此要達到抗病的效果,不光從病原著手,環境控制也相當重要
益生菌雖然有許多優點,但他並非萬能,使用益生菌要有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亦無法取代打氣換水、清潔殺菌及生病用藥的流程,但能作為環境控制及健康管理上的輔助,不論是環境控制型或是增加產量型益生菌,產品種類皆相當多樣,除了要慎選產品之外,也要了解用法,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B. pumilus D5能拮抗淡水產氣單孢菌(上)、海洋弧菌(左),但與其他益生菌不會有衝突(右)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