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態池為了保持自然生態所以不應介入管理?
生態池比景觀池簡單便宜且不需維護?
這往往是想要設立"生態池"的業主最大的誤會,人工生態池是以人工的方式,在自然環境中不易蓄積水體的地方挖掘池塘,並模擬當地生態系統引入適當之原生動植物、微生物,作為附近生態環境的一環,並不只是挖個洞丟幾隻吳郭魚然後不管他就叫生態池,更何況需要營造生態池的業主多半基於教育理念,對於景觀的需求也需要考慮,在許多傳統處理方式受限之下,生態池的維護並不輕鬆便宜
基於教育理念而設立的的生態池,常見的有三種:一是食農教育的水田、二是物種最多樣的濕地、三是養魚的池塘,當然也會有綜合性的,依其目的也有不同的管理方式,本篇就以"藻類"為主討論
首先在池塘設計方面,水田30公分內、濕地60公分內、池塘的話最好深達2公尺,基本上越深的池水穿透至池底的陽光就越少,水溫也較不易升高,藻類氾濫的狀況會有明顯改善,不過挖深通常會有安全疑慮,目前主流作法是做成階梯狀,第一層60公分,第二層再挖深,也能兼種水生植物,一舉兩得
再者,建立完善的生態系統基礎 - 分解者,是相當重要的,套用魚缸的說法是建立"硝化系統",若生物過濾系統不夠強,水中營養鹽太高的話,藻類生長就會更為快速,但不用對細菌抑制藻類的效果太過期待,藻類主食是陽光、水、硝酸鹽,正是硝化系統的弱項,而且抓取水中養分的能力,藻類還是略高一籌
另外,就算挖了深池,建立好強大的硝化系統,不管養魚與否,免不了都會生成綠水,常有人會覺得國外的湖泊很乾淨清澈而台灣的水質很髒(因為都是綠水),而歸咎於環境污染,有時並非如此,例如福山植物園的水池也是綠的,這主要是因為氣溫和光照的關係,只要水溫高於20度就很容易形成綠水,目前的有效處理方式為使用紫外線殺菌燈,只要瓦數夠+定期更換燈管,綠水不是太大的問題
大家可以想想看,以下哪種水質更適合養魚?
綠水問題解決後,還是會有其他藻類取代其生態地位,隨著氣溫的升高,藻相也會逐漸改變
若光線達到池底的量很高,而底部又是沙、土、石質的話,則容易生成絲狀的藻類,以本池為例,一開始長出的是剛毛藻,剛毛藻易成團,撈除時容易斷裂,質地較硬
隨著水溫升高,約莫高於30度,就換水綿大量生長,水綿質地較軟,容易在水中飄盪,撈除時往往纏著一堆底部沉積物,也會開始有臭味產生
陽光夠強時,由於整團藻類的強烈光合作用,導致內部充滿氧氣而上浮,且會產生泡泡,觀感不佳
由於生態池內有許多動植物及昆蟲,對藥劑相當敏感,應業主要求通常無法使用除藻藥劑,處理方式只能選擇物理及生物防治,物理的方法為人工移除,我們多半會先用撈網除去上浮及聚集成團的部分,剩餘的再用水中吸塵器處理,頻率夏季一週兩天,春秋一週一天,冬季夠冷的話則不需要,另外,大量種植能阻擋陽光的水生植物,尤以快速生長的漂浮植物為佳,此案例是種植菱角,但其實菱角是浮葉而非漂浮植物,在底質不夠的情況下生長速度並不快,最好的方式是拉黑網或放置生態浮島,不僅能減少光照也能降低水溫,此外,物理方式還有打氣及增加水流,或是使用水車、噴泉等...
生物防治的部分一般業主比較容易接受,不過老實說效果不佳,而且會阻礙物理移除作業,施放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直接以藻類為食的魚蝦,如草魚(非原生)、米蝦,另一種是能擾動底部的底棲魚類,如琵琶鼠(非原生),千萬不要放螺,它們對於水生植物的喜好遠遠大於藻類,而且水溫太高會飄浮起來而被馬達帶走
理想的狀況,水池受光不強且池水夠深,水中營養鹽低,只會長出一層青苔,若連青苔也接受不了,那建議朝"景觀池"或"養魚池"的方向規劃,以免池塘與理想不符,沛立維團隊樂意提供池塘諮詢服務,成員具有生態背景,對於生態池的營造、維護可提供專業協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