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一篇 - 如何籌備一個新魚缸5. - 魚隻選擇(小型魚),繼續來介紹幾群數量龐大的
水族家族,由於目別以下物種種類繁多,體型也有大有小,其中不乏屬於小型魚的族群,
例如慈鯛科中的短鯛,因此在分類上還請各位魚友包含,請勿過份挑剔主題
鯛(Cichlid):主要棲息在南美洲及非洲,神仙、慈鯛、短鯛,魚隻體型偏大,不太適合
水草缸(神仙不啃水草),喜好弱酸至中性的軟水或弱硬水(非洲慈鯛),會護幼,繁殖較簡單
慈鯛科的魚種型態相當多樣化,小至幾公分的小型短鯛到大至近一公尺的大型慈鯛皆有,
共通的兩個特點:體側有兩條側線(背部的側線始於頭部,至體側中央中斷,腹部的側線則
由背部中斷的部分下方一直延伸至尾柄)以及左右一對的鼻孔
非洲慈鯛主要產自非洲三大湖(坦干依喀湖、馬拉威湖、維多利亞湖),對水質要求比較特殊
,馬湖及坦湖慈鯛要用弱鹼性的硬水飼養,由於原產地外來種入侵嚴重,目前市面上常見的
三湖慈鯛多是人工繁殖的種類,台灣也是主要的產地之一
飼養慈鯛科的魚種最有趣的莫過於各式護幼模式了,例如七彩神仙會在體表分泌類似乳汁的
物質讓幼魚取食,也有許多會將卵及幼魚含在口中的口孵魚類,以及雌雄雙方輪流照顧幼魚
的基質產卵型慈鯛等,豐富多樣的繁殖方式更是受到水族玩家的喜愛
- 學名:Apistogramma panduro
- 科名:慈鯛科
- 中名:霸王短鯛
- 圖片來源:http://www.tfrin.gov.tw/ct.asp?xItem=266708&ctNode=2443&mp=1#
鯰(Cat fish):淡水魚中種類最龐大的族群,分部範圍廣,多數來自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特徵為
有鬍鬚,不具鯉科魚類的魚鱗,一條側線等,鯰形目共分35科,包括鼠魚(Callichthyidea)、
異型(Loricariidea)、鴨嘴(Doraridea)等...多數底棲,會啃水草及木頭,小型鯰魚繁殖較容易,
由於本類魚種缺乏鱗片,所以對藥物較為敏感
- 學名:Brachyplatystoma juruense
- 科名:油鯰科
- 中名:閃電斑馬鴨嘴
- 圖片來源:http://www.tfrin.gov.tw/ct.asp?xItem=260261&ctNode=2443&mp=1#
古代魚(Ancient fish):所謂古代魚是指古代出現至今身體沒有多大變化,依然延續下來的
魚類:骨舌魚(龍魚)、多鰭魚(恐龍魚)、肺魚、魟魚、弱電魚,喜好活餌,避免混養,
多數體格健壯,無鱗種類(魟魚)對藥物、水質敏感
- 學名:Polypterus ansorgii
- 科名:多鰭魚科
- 中名:安索琪恐龍
- 圖片來源:http://www.tfrin.gov.tw/ct.asp?xItem=260286&ctNode=2443&mp=1#
汽水魚(Brackish-water fish):生活在淡海水交接處的魚,主要產在東南亞,須注重硝化菌
培養,弱鹼性硬水(含有鹽度),喜好活餌,馴化後可與海水魚混養,幾乎無法人工繁殖
其他還有許多篇幅上沒有介紹到的種類,蝦虎魚、變色龍、小型鰻等等...這些在飼養上更有
挑戰性,另外,常見的人工魚(例如鯉科的金魚)因為長期畜養的條件不見得跟野生環境相同
,導致所喜好的水質條件跟野生魚也會有些差異,這些都需特別注意
接下來,友浚要介紹一些水族箱中常見的功能性生物,其中部分種類在人為的培育之下,
從原本的配角躍升為水族新寵,請期待下篇 - 如何籌備一個新魚缸7. - 蝦蟹螺貝 揭曉!